时间:2022-09-27 01:48:17 | 浏览:1014
梁子湖融媒
九年创建磨一剑破茧而出终成蝶梁子湖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10月14日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表彰授牌活动在云南昆明举办
区委书记蔡和林代表梁子湖区接受荣誉
梁子湖区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沿环湖绿道看青清梁子湖碧波绿水流淌从沼山之巅看沃野百里一片生机盎然踏上这方热土映入眼帘的处处是成片的绿意花草的芬芳一起来看看梁子湖区有哪些令人惊艳的地方吧
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鄂之根、楚之源,一代伟人“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篇,让梁子湖蜚声世界;
这里处处是醉人的绿色、生态的田园,那镌刻在荆楚大地上的秀丽风光,如诗如画。
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淡水湖,素有“天然绿宝石”、水底森林、鸟类天堂之称,被誉为“化石型湖泊”和“物种基因库”。梁子湖区因湖而名,因水而兴。2013年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持走“生态立区、旅游活区、特色兴区,创新强区”之路,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舍我其谁的豪气,打破束缚,冲破藩篱,带领19万梁湖人民共绘生态美、共谋百姓富,大步迈向生态文明之路。如今,绿水青山的颜值越绘越美,金山银山的成色越变越足,生态文明的底色越擦越亮。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湖北省林业生态示范区”“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创建区等荣誉称号。
坚持保护优先,改善生态环境
实施“三严”、“四禁”、“五全”生态治理系统工程。挖山、填湖、违建行为基本杜绝。湖区及沿湖滩涂实行禁养、禁捕、禁珠、禁围,取缔和达标整治畜禽养殖场220余家,取缔全部大湖围网2.2万亩和珍珠养殖1.4万亩,2539人稳妥退捕上岸。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科学的自然岸线格局,河湖岸线得到有效保护。积极配合省、市“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并严格遵守,确保自然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全面退出一般工业,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污水、垃圾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做法和经验获全省观摩、全国推广。在村边、路边、水边“三边”推进全域绿化,累计完成新造林超8万亩,精准灭荒7307.1亩,“绿满荆楚”经验全省推广,林草覆盖率逐年提高。率先完成2.28万余座厕所全革命任务,“多户联建”改厕模式得到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通过系列生态工程建设,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2020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2%,水质断面和水源地总体达标率长期维持在100%。农村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114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星罗棋布,湾湾花草芳香,处处曲径通幽。
农旅深入融合,壮大生态经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之美催生发展蝶变。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依托,不断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实施“126N”全域旅游工程,将集镇变客厅、村湾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基地变景点、交通线变风景线,2条沿山环湖旅游示范带、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景色宜人、风情万种,撩拨着四面八方游客的心弦。规模化流转土地,建设特色生态农业基地169个,培育“二品一标”89个,“沼山胡柚”、“白龙蓝莓”、“太和千张”等品牌享誉荆楚。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74亿元,财政总收入8.39亿元,2013年起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9.3%和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2015年分别增长41.97%和37.77%。
践行绿色理念,繁荣生态文化
创新和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把生态文化上升为主流文化,在全社会推广形成爱护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培育特色生态文化,桥柯玉连环、陈太排子锣、“鸾鸟凤凰,日飞远兮”的穿花龙舟、金光熠熠的麦秆画,一批国家、省级非遗文化遗产瑰丽夺目。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在全国文明城和卫生城创建中,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制作100余幅生态式手工宣传壁画。在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在各级党政机关中全覆盖安排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校园、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广,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得到显著提高,满意度明显加强。创新建立“官方湖长+民间湖长”模式,6支民间护湖队,726名“民间湖长”受聘上岗,在巡湖一线大显身手。
大力改革创新,完善生态制度
以创新理念和大刀阔斧的决心,从完善制度规范、创新新体制机制上,科学实现发展任务项目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保驾护航。强化生态首要地位,建立综合决策、绿色评价考核机制,开创性增设区、镇、村三级生态常委、生态委员、生态公益岗,确保生态“指挥棒”发挥最大功效,全区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部署得到有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逐年提高,2020年达到35.5%。大胆探索“两山”转化机制,实施生态价值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创新开展生态价值评估,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编制《梁子湖区生态价值与金融问题研究报告》,构建生态服务价值计量模型,争取鄂州市建立横向各区间生态补偿机制,累计获得生态补偿资金3.44亿元。以梁子湖区为主战场的鄂州生态价值工程案例先后入选“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和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做法被4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绿水青山兑现的金山银山,进一步激发了全区上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春禽处处讲新声,细草欣欣贺嫩晴。”如今的梁子湖区呈现出“山绿水清地干净,精致整洁人文明”的新面貌。正以“铺石以开大道”的气度、“筚路以启山林”的责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向着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富裕文明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昂首迈进!
行走在桃城区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每一次斑马线前的礼让,每一次餐桌上的光盘,每一次俯身捡起垃圾,每一张志愿者的笑脸,都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热情高涨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个个美好缩影。今年以来,桃城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二三四”抓落实工作机
梁子湖融媒 九年创建磨一剑破茧而出终成蝶梁子湖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0月14日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表彰授牌活动在云南昆明举办 区委书记蔡和林代表梁子湖区接受荣誉梁子湖区被授予国家生
来源:三峡日报-三峡宜昌网“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走进东山大道西陵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增设的宣传小景令人眼前一亮。眼下,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开展得如火如荼,西陵区政务服务中心以文明创建引领服务创新,全面提升政务大厅服务质效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崔学庆)4月7日下午,新乡市凤泉区委书记杨洁,区长丁文广,区委副书记刘勋,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明彬带领相关乡镇(街道)、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对产业集聚区、卫北园区、耿黄镇、潞王坟乡等点位进行了实地督导,对区府路、团结
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全区迅速掀起文明创建工作热潮,鸠江区联系领导、各单位分赴联系点开展各项督查、协调、调度工作。区联系领导督查10月11日下午,区人大主任毕道群来到联系点二坝镇对文明创建工作进行指导与督查。10月11日下午,区
来源:文明邢台 连日来,襄都区、临城县、广宗县、邢东新区主要领导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解决突出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成效,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襄都区9月6日,襄都区委书记李秀娟调研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李秀娟
来源:文明邢台 连日来,襄都区、隆尧县、清河县主要领导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解决突出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成效,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襄都区9月20日,襄都区委书记李秀娟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李秀娟到恒大城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任泽区充分利用游园广场、绿化景观、休闲长廊等公共空间资源,打造特色“主题公园”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实施过程中遵循“融入环境、寓教于乐”的理念,在公园进出口、主干道两侧,将消防安全、禁毒知识、健康生活、法治教育、科普常识等为主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山西省各市县发展日新月异,质量攀升,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均取得长足进步。黄河新闻网特开设“瞰见魅力山西”专栏,“解读”山西省各地市、县乡于近年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乡镇”
老旧小区改造一新,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十字路口、居民小区,“红马甲”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心广场、城市公园,设施完善、服务周到,市民流连忘返;公园绿地,一花一景,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明脉动……如今,行走在朔州市平鲁城区,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9月29日,榆社县举办2022年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专题培训会,邀请省文明办二处处长方保做专题培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瑞芬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宣传指导中心负责人,县委宣传部,各乡镇、城区及相关单位具体负责人参加。培训会上,方保从为什么要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葛浩军 葛七甫)秀水公园,杨柳依依,游人如织;沿河路,老人们吹拉弹唱,自得其乐;商铺门店整齐划一,广告牌焕然一新;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车来人往,秩序井然……9月8日,秋后的湖北通城,一切都显得美好至极。近年来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水墨丹青小区有建筑垃圾、杂物堆放”“惠苑菜市场东门车辆停放随意”……“相山创建”微信群里,区四大班子包保领导将每天“随手拍”的创建工作不足发至群内,涉及的辖区、部门及时认领,迅速整改。“创城”不是一劳永逸。
一条条畅通的道路,搭起了一座城市的框架;一片片别致的绿园,唤起了一座城市的生命;一声声由衷的赞叹,托起了一座城市的温度……时下,当您走进交城,走进这片山水交融之地、人文荟萃之城,就会感受到“文明”的种子,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
为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宣传吕梁、建设吕梁的热情和活力,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市委宣传部决定举办“我的吕梁·我的城”征文、摄影以及短视频大赛。今日起,吕梁日报社政教专刊部特开设“我的吕梁·我的城”有奖征文专栏,聚焦“创新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