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走乡村、看振兴”系列报道之郾城篇 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打造美丽乡村的特色样板

2022-09-30 00:02:33 2577

摘要:9月17日,河南经济报记者走进美丽的郾城区龙城镇,实地探访美丽乡村建设的秘籍。“我们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用心打造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并深入开展崇道尚德、敬业奉献、文明和谐主题系列活动,用榜样的...

9月17日,河南经济报记者走进美丽的郾城区龙城镇,实地探访美丽乡村建设的秘籍。

“我们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用心打造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并深入开展崇道尚德、敬业奉献、文明和谐主题系列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带动群众见贤思齐,用文明的乡风不断润泽乡村厚土,用文化旅游逐渐兴村富民。”龙城镇党委书记张缙良开门见山说。

如今,行走在龙城镇,处处皆风景,处处有人文,处处见文明,美好乡村的生活蓝图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

孔沈邓村: 打造孔子文化村 文化旅游兴村富民

走进孔沈邓村,一进村就被村口牌楼上的对联所吸引:“在家勤俭守孝道,外出明礼讲诚信”,古朴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行走在孔沈邓村街头,大街小巷干净整洁,道路两侧植被郁郁葱葱,农家小楼鳞次栉比,房前屋后花团锦簇。

在孔沈邓村党支部书记邓青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紧邻沙河的耕读园,这里古色古香,文化气息浓郁。孔子雕塑“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巍然耸立。村支部书记邓青峰介绍说,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孔沈邓村留下足迹,村里有孔庙、孔井等遗址,有关于孔子东游讲学的历史传说、扶龙湖、聚贤亭的传说。村里把传承孔子儒家文化与全民守礼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村民自觉遵循孔孟之道,耕读传家,明礼诚信,孝老敬亲,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也为打造儒家特色民俗风情旅游村画上了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沙河畔孔子书屋,朝夕辉映,子夏亭巍然而立,子贡亭倚湖而傍。孔子书屋常有儒学大师讲学论道,孩子们周末或者放假的时候聚集到这里,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目前,耕读园已成为学习、宣传孔子儒家文化的基地,孔沈邓村由此也成为漯河市第一个孔子文化乡村,2017年还被评上了全国文明村。

“孔沈邓村有历史文化底蕴,交通便利而且临河傍水,但前几年一直没找到发展门路,经济比较落后。”龙城镇党委书记张缙良说道,经镇党委班子商讨研究,因村制宜,为该村制定了文化兴村、生态旅游富民的发展思路。第一步就是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平整花坛、栽植鲜花绿化树、绘制墙体宣传画、修建排水沟、购置垃圾箱等,改变村内污水横流、垃圾乱倒现象。第二步将村里土地进行流转,大面积种植特色花卉和观赏林木,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打造郾城区的西花园。

龙城镇镇长姚棋介绍说,目前村里经多方筹集资金,精心打造了“孔子文化园”,又先后建设了石磨大道、石磨剧场、旧农具和民俗博物馆、孔子六艺场、河南第一家孔子学堂、孔子书屋,恢复了孔庙、孔井、孔街等文化景点,创建了孔子文化墙,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不仅能够欣赏到自然生态景观,还能受到儒家文化熏陶。

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孔沈邓村以村集体名义成立了漯河市儒润实业有限公司,注册了郾城区龙城镇儒润电子商务服务部和天猫优品项目,合作线上线下帮助村民销售特色农产品,全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另外,村里还计划在村室下建设冷藏库,对外出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咱还得想办法让群众的精神富起来!”邓青峰说,每年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节,村里都会举办民俗文化节;每年的9月28日都举办祭孔活动;每周在孔子学堂讲授“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知识,教授书法、绘画;定期举办“剪福字”“熬福粥”“背论语”等比赛。此外,村里还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引导村民节俭文明办事,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

漯河市电视台驻村党建指导员赵学民说,孔子的儒家思想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千百年来,村民遵循孔孟之道,耕读传家,孝老敬亲,民风淳朴,如今孔沈邓村已成为漯河市第一个孔子文化乡村。下一步,孔沈邓村将继续沿着文化、旅游方向发展,依托现有的产业条件和优势区位,以“石磨家园”为根基,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片区,以文化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塚马村:特色回归 农耕文化得以保留

悠久的文化遗存、质朴的乡土风情,不仅是“留住乡愁”的精神财富,也是宝贵的发展资源。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龙城镇不少村都建立起了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村史馆,成为重新体味农耕文化,传承乡村记忆的好去处,其中以塚马村最为突出。

龙城镇塚马村村史馆于2017 年11月16日正式揭牌,展出面积400多平方米。记者来到龙城镇塚马村村史馆参观时,只见铁犁、泥缸、纺车、米斗、杆秤等原本散落乡间的农家物件,被有序摆放在展厅里,折射着先辈的田间智慧,也守护着日渐式微的乡村根脉。

“这一件件各类农作工具、旧时物件,展现了村民千百年来春耕、夏管、秋收、冬藏的农耕文化,传承乡村记忆的同时,也让后代了解过去父辈们的艰辛,会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塚马村支部书记马连军饱含深情地对记者讲述他们创建史管的初衷。

记者还看到了村史馆内展出的还有状元榜、精英榜、孝老爱老榜、好媳妇榜。马连军说,制作这些光荣榜,目的是让全村的老少爷们学有榜样,从而增强村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记者还看到,该村村内坑塘较多,塚马村驻村第一书记宋胜辉说:“为了保护水资源,留住村民记忆,我们组建志愿者对水塘进行专人管护,通过引导和教育,增强了村民的保护意识,让村内坑塘永葆生机。”水是村庄灵气之所在,塚马村的坑塘,曾点缀了村民的生活,平时洗衣洗澡,夏天纳凉消暑,孩童捉鱼游泳,是农耕文化中清凉灵动的回忆。

仲李村:延续历史 厚重人文得以展现

井的挖掘,冲破自然的局限,以清冽甘甜的水,造福苍生,由井延伸出来的神话传说,浇灌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来到龙城镇仲李村,在村口的路中央,记者见到了一口据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历史的古井,唤作“娘娘井”,相传是战国时期齐宣王的妻子钟离春为救苍生于危难而挖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仲李村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不忘修护人文古迹,增加文化气息。村里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集体表决,将这口古井完整地保护了下来,并在井上搭建了一个仿古小亭子,一侧的石碑上镌刻着“娘娘井”的故事传说,鼓励村内百姓要饮水思源、不忘本心。

同时,该村加大对历史文物和自然特色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充分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尊重历史记忆,努力形成“一街一特色、一路一景观、一户一美景”格局。

仲李村支部书记副书记李学欣无不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对村内的东大庙、旧民宅、千年古松进行了整理修缮,恢复了历史古迹,在道路两侧加装了仿古路灯,打造了仲李村仿古一条街。下一步,筹划对沿街楼体进行统一设计改造,建成仿古特色牌楼、牌匾、雕塑,沿街两侧种植苗木花卉,修复古城墙遗址,串联娘娘井和古树古庙等文化节点,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将仲李村建设成生态、宜居、有文化底蕴的美丽新农村。”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